5月1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杏鑫汪凯副教授、上海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邬卓颖博士应邀参与杏鑫平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5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本次会议由杏鑫注册特聘副研究员林明月主持🏯。汪凯分享了主题为“城市热环境的调控与设计”的学术报告👩🏻🌾🙆🏼。邬卓颖博士分享了主题为“微生物基因组学技术对于环境工程工艺研发启示”的学术报告🧑🏼🦰。杏鑫注册部分师生参加此次学术报告会❣️。

汪凯通过对香港、巴黎等城市研究建筑的高度、疏密程度以及建筑材料的改变与城市温度的变化关系🌘,同时以石林的疏密模拟城市加以验证,经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形态,设计日常循环,减少能源需求😝。

邬卓颖围绕厌氧发酵,从数篇文献数据中发现被忽略的纳米氧细菌,同时结合微生物基因组学中的高通量测试,发现纳米氧细菌有助于提高厌氧发酵中甲烷的产量,提高有机负荷且较稳定。

与会师生和汪凯副教授、邬卓颖博士就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杏鑫注册党委副书记修光利老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学术性讲座是我们开阔知识视野,发掘学术兴趣和增强学术功底的重要通道,广泛涉猎各个学科领域,对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鼓励和建议师生多听学术讲座,进行跨学科学习,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工作🕝。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反响良好🌨,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与会师生对于城市热环境以及微生物基因组学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开阔了学术视野。